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在“小”与“大”中探寻四川中小企业“逆风飞扬”的秘诀

在“小”与“大”中探寻四川中小企业“逆风飞扬”的秘诀

发表于:2023-06-28 来源:  来源:四川经济网 浏览次数:1222
 6月27日,是第七个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当天,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在广州开幕。

从四川到广州,34家“川字号”优质中小企业、12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服务机构及3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集结一道,跨越千里,共赴盛典。

微信图片_20230627170301.jpg

四川企业(机构)、特色产业集群亮相第十八届中博会

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被视为稳经济的重要基础和稳就业的主力支撑,更是保市场主体的重要对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这34家企业中,有20家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它们虽规模不大,但拥有各自的“拳头产品”“拿手好戏”,很多是行业内的“单项冠军”或“配套专家”,甚至在全球也是佼佼者。

“小块头”能引领大创新,“小群体”也能焕发大能量。在“小”与“大”之间,蕴含了四川企业、四川服务、四川制造奋进的方向,也蕴藏着“川字号”中小企业“逆风飞扬”的秘诀。

以小见大  “小块头”引领大创新

走进中博会四川展馆,一台搭载着平板电脑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吸引了许多参展观众们的注意力。“这台智能检测机器人看起来像是遥控玩具车,却是我们的无损检测设备之一,不仅能在复杂环境中完成检测任务,还能将检测环境可视化,帮助我们实现远程操作,方便又安全。”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检测部副经理吴波涛向观众们介绍道。

这家占据C位的企业将“创新”二字刻在了发展基因里。成立于2004年的升拓检测,拥有超过90项专利、13项国际领先/先进技术,并获20余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创新也为升拓检测带来大发展。吴波涛告诉记者:“当前我们在北京、西安、广州、山西、昆明等地都设立了分公司,广泛参与公路、铁路、水利、建筑、市政等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管养,并参与了川藏铁路、珠港澳大桥等国家重大项目的建设管养。”

在升拓检测的旁边,是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两台红黑配色的精密检测仪器上数据、图形正不断跳跃更新,周围同样围满了问询的观众。“左边这台是矢量网络分析仪,右边这台是矢量信号分析仪,这两台均是我们公司研发的墨子系列高端仪器仪表。其中矢量信号分析仪可分析的频率范围在2Hz至50GHz,能接收并分析跨度范围如此大的频率,就民营企业而言,全国有且仅有我们这一家。”玖锦科技工程师韦建赤自豪地表示,创新研发是公司的立足之本,凭借3万平方米科研场地、研发人才占比66%,成都玖锦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微信图片_20230627164312.jpg

观众在四川展馆参观

不难发现,专研创新,是此次参展企业最大的共同点:四川蒙迪睿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自研有机凝胶防辐射玻璃,打破日本垄断;四川巧夺天工信息安全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全金属组合式多媒体工作站,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四川科莱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用3年时间创新研发电梯智能节能系统,独创高压倍频技术,最高节能率可达47%;四川雪源车用空调科技有限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研发专用空调器,有效保护电池系统、延长电池寿命……

“截至目前,四川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6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38家,数量居西部第1位,约占西部地区总数的29%。这些企业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是解决‘卡脖子’隐患的生力军,是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所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企业处处长熊庄向记者介绍说,在创新能力方面,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每家持有有效发明专利29.44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平均每家持有有效发明专利6.15项,国、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入研发强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平均水平分别为8.2%、5.9%,近两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3年研发强度超10%。

知小谋大  让“小群体”焕发大能量

27日,与中博会相配套的“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发展”对接活动上,公布了“创客中国”培优加速计划第一批15家服务机构名单。其中,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四川联欣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两家来自四川的服务机构榜上有名。

微信图片_20230627231241.jpg

四川两家服务机构上榜“创客中国”培优加速计划第一批15家服务机构名单

据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郦介绍:“我们公司专注服务中小微企业近20年,主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创新创业、投融资、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目前,我们整合服务资源1096家,每年服务企业超过1.9万家,每年开展服务活动381场次。”

此次参展的12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服务机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有力推动全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和高质量发展。

为让“小群体”焕发大能量,四川从强机制、优服务、建集群等方面出发,促专精特新企业群体队伍日益壮大、贡献日益凸显。

强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形成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核心的中小企业“一法”“四法规”法律框架,为全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健全分类培育机制,针对企业成长周期不同特点,加强“个转企”辅导,“小升规”培育,制定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管理方案,优化认定评价标准,形成优质企业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带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

优服务——目前,我省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分别达21家、86家;国家级和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分别为16家、98家。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作用,指导服务机构就近提供政策宣贯、管理提升、人员培训等公益服务。2022年,全省共服务企业90万家次以上。持续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品牌,实施“中小企业服务提升年”活动、“特殊类型地区中小企业服务专项行动”,举办“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汇智聚力拼增长”行动,一企一专员联系、服务企业。

建集群——创建成都市青羊区航空配套产业集群、四川省射洪市锂电材料产业集群、武侯区微波射频产业集群等5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促中小企业融圈入链、集聚发展。其中,成都市青羊区航空配套产业集群有中小企业近500家,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1家;四川省射洪市锂电材料产业集群有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9家;武侯区微波射频产业集群有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115家。

熊庄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健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建高效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以专精特新创领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全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诗若  鲍安华  文/图)